近期,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联合多家机构发布的《中国物流与供应链领域AI应用研究报告》显示,人工智能技术正深度渗透物流与供应链全链条,推动行业智能化、高效化转型。报告指出,2023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突破5784亿元,物流头部企业AI应用渗透率超37%,运输场景应用率最高达78%。
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
自2017年国务院印发《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》以来,国家及地方政策持续加码,北上广深等城市率先布局AI产业集群。生成式AI技术的爆发式发展(如ChatGPT)加速了行业创新,国内大模型技术快速崛起,推动物流供应链从“经验驱动”转向“数据智能驱动”。
AI重塑物流全场景
报告通过大量案例展现了AI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:
智能仓储:京东物流通过AI驱动的动态库存优化策略,实现千万级商品高效运营,库存周转天数保持全球领先的30天。
运输优化:洞隐科技DI-TOS云为某大型商超优化配送路线,运费降低1.6%,计划效率提升15%。
自动驾驶:赢彻科技L4级自动驾驶重卡已覆盖全国干线物流网络,降低人力成本20%-50%,能耗节约3%-7%。
末端配送:新石器无人车通过L4级自动驾驶技术,单票运输成本降低70%,夜间配送效率提升50%。
挑战与未来展望
尽管应用成效显著,行业仍面临数据质量参差不齐、技术迭代快、跨学科人才短缺等挑战。报告预测,未来3-5年,物流企业将迈向“AI-in-ALL”阶段,智能体、轻量化模型及具身智能技术(如人形机器人、自适应无人机)将成为发展热点,推动供应链向无人化、精益化升级。
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表示,AI技术正在成为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,未来将持续深化技术融合,助力中国物流产业在全球竞争中占据先机。
(注:本文数据及案例均引自《中国物流与供应链领域AI应用研究报告》)
0551-62902652
公众号